垃圾桶虽然不起眼,但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。从开放的拖斗式垃圾箱到封闭式的垃圾房,从垃圾房到造型独特、使用方便的地埋式垃圾箱,从各种垃圾混装的单桶到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分装的双桶……垃圾桶的变迁,独山子的市民有着切身的感受和体会。
居民董女士
以前我们小区使用的是开放的拖斗式垃圾箱,你很远就能闻到阵阵恶臭。炎炎夏季,蝇虫飞舞,脏水横流,垃圾堆积如山。一到刮风的时候,更是苦不堪言,垃圾随着风到处乱飞,真是害苦了我们。而如今,这样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。
前年,小区对开放的拖斗式垃圾箱进行了改造。选好地方,砌起了新围墙,露出投垃圾的口并加装了一道门,将原本开放式的垃圾箱改造成了封闭式垃圾房。这样的垃圾房改造得好,将垃圾密封起来,小区的居民心里很舒服,也不会让人觉得脏。
居民潘先生
我家住在杏园小区,每天晚上我都喜欢绕着小区内的健身小广场散步。有一天,我突然发现旁边的垃圾房被拆了,当时就纳闷了:这个垃圾房好好的,为什么拆了?这个垃圾房因为构造独特,房顶呈弧形结构,孩子们都把垃圾房顶当游玩场所,滑上滑下地玩。这下垃圾房被拆了,周围居民到哪去倒垃圾呀?
十几天过去了,那个被拆垃圾房的位置上,出现了一个地埋式垃圾桶。地埋式垃圾桶占地面积小,周围铺了砖,空地上还多出了三四个停车位,这下我恍然大悟:"原来如此。真是太好了,还是政府想得周到!"
居民诸葛女士
我们小区一直被垃圾问题困扰。当年盖楼时在楼门口设置了垃圾房,居民把生活垃圾扔进垃圾房里。为了方便,垃圾房的小门经常不关,再加上不少垃圾散落在垃圾房周围,导致楼门口脏乱不堪。特别是夏季,生活垃圾里的汤汤水水流了一地,味道特别难闻,居民出入都得捂着鼻子加快脚步。垃圾房常年臭气熏天,蝇虫不断。此外,由于楼前路面坑洼不平,下雨天时垃圾里流出的臭水流得到处都是,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。
最近我们小区都在楼前放置了蓝色垃圾桶,居民直接把垃圾扔进桶里,盖上盖子,挺方便的。远离小区门口的位置还设置了垃圾分类桶,方便了垃圾的分类,既环保又干净。
环卫工人杜师傅
以前每年到夏季,我们的工作就苦不堪言。由于垃圾房投放垃圾的口子较小,加上西瓜皮、菜叶等生活垃圾量较大,垃圾房附近弥漫着臭味。而在垃圾清运过程中会有滴漏情况,并且垃圾房很难清洗干净。有时候还会受到居民各种各样的投诉--"垃圾外露""垃圾清运不及时""垃圾房顶、周边不洁"等等。
地埋式垃圾桶的使用,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,也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垃圾清扫方式的变化,也减轻了我们的负担。以前我们都要一铲一铲把垃圾铲到车上,再用板车把垃圾拖到中转站,现在垃圾清扫车可以把垃圾桶自动翻进去,减轻了我们的负担。
外形美观了,使用方便了,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垃圾桶的使用了。在此次采访中,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认为,不管是小区里还是街面上,垃圾桶的数量比以前多了。另外,很多人认为现在路边垃圾囤积堆放的现象相对以前也减少了。
从垃圾桶的变迁,我们可以看到独山子环境卫生向好的轨迹。虽然还有居民反映现在的垃圾桶存在容量小、不卫生等方面的缺点,但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,市民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。